咨询热线:
栏目分类
工作动态
13755044416
选聘市体校专业教练员和学校专业体育教师42人组建全市学校竞技体育指导员队伍■◆,分包21个责任区,入校进行指导,组织并监督各类校园体育赛事活动。荆河街道河阳路小学、木石镇中心小学◆■■、北辛街道杏花村小学、龙阳镇中心小学、滕西中学5所学校新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市第三中学、市文化路实验小学、北辛实验学校3所学校获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学校,龙泉街道龙泉小学等7所学校(俱乐部)被枣庄市体育局认定为“枣庄市第一批青少年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得到了稳步提升。以竞技体校为龙头,11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2所全国体育项目特色学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为支撑,着力推进体育项目进校园,实现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俱乐部进校园”全覆盖。
建章立制,全面夯实体制机制建设。2024年市教育体育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竞技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学校竞技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落实“六声”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深化体教融合,组织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赛事活动,让◆■■◆■“运动场上的呐喊声”响彻校园◆■。
回首2024,我们在体教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改革创新,在活力校园建设的征程中挥洒汗水,在青少年体质提升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展望2025◆★■★◆,我们将全面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深入开展◆★■“六声”教育,持续提升我市学校体育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奋力书写我市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
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体育赛事活动工程,形成了“校校有项目★■◆、月月有赛事、生生有特长”的良好局面★◆■。组织举办的2024年全市中小会规模空前、精彩非凡。一是比赛项目全◆◆■★■,涵盖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田径、啦啦操、象棋(国际象棋)、跆拳道■◆◆★、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摔跤★◆■★◆、柔道、举重和拳击等17个竞技体育项目;二是参赛学生多■■★★,全年参赛运动员突破1万人;三是时间跨度大,从3月份举办篮球比赛开始,赛事活动持续全年★■★★;四是社会影响广,各比赛项目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媒体广泛传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柄臣莅临开幕式现场并宣布运动会开幕,现场观众逾万人,网上直播观看人数10万余人,将滕州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同时,2024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举办校级体育赛事活动1400余场次◆★■,累计参与学生30余万人次。我市学校体育工作被新华每日电讯以《滕州市“以体育人■★■◆★■”催生★◆◆■★“活力校园◆★◆”》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
以市体校为主阵地,通过市队校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育特色化学校和社会体育组织等途径,优化体育项目布局◆◆★,组建竞技体育项目滕州市队。根据项目特点和年龄设置★◆◆,培养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积极向省队、国家队输送■◆★。2024年市竞技体校在训及培养输送的运动员累计获得世界级金牌3枚◆■■★◆★、亚洲级金牌4枚、国家级金牌5枚★■、省级金牌13枚;滕州三中在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中获得6金4银3铜★★★,团体总分位居山东省参赛学校第二;滕州一中在2024年中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斩获1金1银2铜,其中种书亚以18■★■◆.45米荣获男子高中甲组铅球金牌,被认定为一级运动员,达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24年破格申请基本条件;在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中,我市16所参赛学校(幼儿园)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0个,二等奖6个,市教育体育局获“优秀组织奖”;书院小学在2024年全国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山东省选拔赛中荣获女子团体季军、男子团体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市实验小学荆河路校区在山东省中小学生游泳比赛勇夺丙组50米蝶泳冠军;滕州一中女篮在2024年枣庄市中学生体育联赛(高中组)篮球比赛中夺冠,顺利晋级山东省中学生篮球比赛,实现我市校园“三大球■★”新突破凯发体育k8。
顺势而为★★,召开全市2024年度学校体育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分享交流了落实“六声★★◆”教育、打造活力校园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思路。指导各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推行“一体化■◆◆★■★、大单元”课堂教学改革◆◆,高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推进“课间十分钟清空教室”行动,探索实施每天校内两小时体育锻炼。发挥体育社团育人功能,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开展了全市中小学优秀体育社团评选和中小学广播体操线上展评等活动★★◆。大力普及校园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组建项目运动队■■,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和竞赛活动■■★,让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让孩子们在“快乐而幸福的笑声★◆◆◆”中释放压力、享受快乐、健康成长★★■■■★。